大学习传染病预防控制课后答案
疾控大学习参考答案:www.sosoti.cn(搜搜题库网都能搜到)
下列哪项指标描述的是构成比例关系:
A、累积发病率
B、死亡率
C、发病密度
D、婴儿死亡率
正确答案
A
下列哪项指标用于描述疾病或事件发生的速度:
A、累积发病率
B、病死率
C、发病密度
D、婴儿死亡率
正确答案
C
对某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评价其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该病的:
A、死亡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
D、病死率
正确答案
C
患病率指标来自:
A、现况调查资料
B、门诊病例资料
C、住院病例资料
D、急诊病例资料
正确答案
A
现况调查中应用的主要分析指标是:
A、累积发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发病密度
正确答案
C
某市居民肺癌年死亡率为0.5‰,其中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0.9‰,非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0.08‰,则该市居民肺癌死亡中归因于吸烟的比例:
A、0.42‰
B、?91%
C、?80%
D、0.84
正确答案
D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指:
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
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
C、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
D、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
正确答案
C
可用来描述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是:
A、标化死亡比
B、归因危险度
C、相对危险度
D、发病率比
E、发病密度
正确答案
BCD
影响患病率降低的因素包括:
A、发病率下降
B、病死率增高
C、病例迁出
D、治愈率提高
E、健康者迁入
正确答案
ABCDE
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包括:
A、发病率下降
B、报告率提高
C、诊断水平提高
D、治愈率提高
E、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正确答案
BCE
以下关于累积发病率描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为该人群在随访期内的全部新病例
B、分母是随访的起始人数,是具有发病风险的人口
C、适用于观察人口不稳定,失访比例高的情况
D、用于估计个体在一定时期内发生某种疾病的条件概率
E、报告时必须说明是多长时间
正确答案
ABDE
病例对照研究可以计算RR值。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队列研究中既可以计算RR值又可以计算OR值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人群归因危险度指暴露组发病(死亡)率减去非暴露组发病(死亡)率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暴露者中暴露所致的发病(死亡)率占暴露者发病(死亡)率的百分比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绘制流行曲线不正确的描述:
A、首例发病时间前不要保留一段空白时间
B、X轴时间间隔不必相等
C、可使用条图绘制
D、疫情未结束的流行曲线,末例之后不保留空白时间
E、疫情结束的流行曲线,末例之后应暴露空白时间
正确答案
ABC
流行曲线的作用:
A、提示疫情的高风险地区
B、研判疫情所处阶段
C、提示可能的暴露时间
D、提示高风险人群
E、分析传播模式
正确答案
BCE
点源模式流行曲线特征:
A、首末例间隔时间小于1.5倍最长潜伏期
B、首末例间隔时间小于1.5倍平均潜伏期
C、流行曲线有多个高峰
D、流行曲线通常呈快速上升、快速下降
E、流行曲线仅有一个高峰,且高峰时间较短
正确答案
BDE
持续同源模式流行曲线特征:
A、流行曲线高峰持续时间较长,呈高峰平台期
B、流行曲线呈缓慢上升、快速下降
C、首末例间隔时间大于1.5(最长潜伏期-最短潜伏期)
D、首末例间隔时间小于1.5倍(最长潜伏期-最短潜伏期)
E、暴露时间越短,高峰平台持续时间越长
正确答案
AC
增殖模式流行曲线特征:
A、流行曲线呈快速升高、达到高峰后,缓慢下降
B、流行曲线有多个高峰
C、高峰之间间隔相等,且间隔大于疾病的平均潜伏期
D、高峰之间间隔相等,且间隔约等于疾病的平均潜伏期
E、流行曲线呈缓慢升高,达到高峰后快速下降
正确答案
BDE
婚宴聚餐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曲线:
A、点源模式
B、持续同源模式
C、增殖模式
D、不确定
正确答案
A
幼儿园发生水痘暴发的流行曲线:
A、点源模式
B、持续同源模式
C、增殖模式
D、不确定
正确答案
C
沙门菌污染某品牌花生酱引发食物中毒的流行曲线:
A、点源模式
B、持续同源模式
C、增殖模式
D、不确定
正确答案
B
某水厂多批次桶装水污染诺如病毒导致胃肠炎暴发流行曲线:
A、点源模式
B、持续同源模式
C、增殖模式
D、不确定
正确答案
B
下图为某校学生诺如病毒(潜伏期最短12小时,中位值33小时)胃肠炎暴发流行病曲线,该校食堂供应早餐和午餐,请推断可疑餐次:
A、10月31日早餐
B、10月31日午餐
C、11月1日早餐
D、11月1日午餐
正确答案
D
可采用各种图形绘制流行曲线,描述疫情时间分布特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食堂多个餐次食物污染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曲线为持续同源模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病原体已知、且流行曲线为点源模式,可推断可能暴露时间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桶装水污染导致诺如暴发的流行曲线为增殖模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暴露时间确定,且流行曲线为点源模式,可计算潜伏期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假设作用的正确描述:
A、假设提供了暴发原因的线索
B、基于假设设计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
C、假设形成不属于暴发调查步骤
D、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可提供假设方向
E、假设形成为实验室提供检测致病因子的方向
正确答案
ABE
形成假设基于:
A、病例流调信息
B、特殊病例访谈信息
C、现场卫生学勘查
D、病例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E、三间分布的描述分析结果
正确答案
ABCDE
假设包括哪些内容:
A、致病因子
B、传播途径
C、危险因素
D、感染来源
E、暴露时间
正确答案
ABCDE
假设形成方法: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剩余法
D、共变法
E、类推法
正确答案
ABCDE
假设应符合:
A、可解释绝大多数病例
B、假设都可经过验证证实
C、假设可能被否定
D、传播途径假设主要基于描述流行病学调查
E、致病因子假设主要基于病例临床表现和临床检查
正确答案
ACDE
基于以下暴发调查,应采用哪种假设形成方法:某县7所学校同时发生点源模式暴发疫情: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剩余法
D、类推法
正确答案
A
基于以下暴发调查,应采用哪种假设形成方法:副伤寒暴发学校的病例均为住校生,该校的走读生和教工均无人发病: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剩余法
D、类推法
正确答案
B
基于以下暴发调查,应采用哪种假设形成方法:勘探队队员发生6例不明原因肺炎聚集性疫情。该疫情病例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和传播途径,均与组织胞浆菌病的特征较为一致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剩余法
D、类推法
正确答案
D
基于以下暴发调查,应采用哪种假设形成方法:将学校自备水井A关闭,并采取供水系统消毒措施的24小时后,学校腹泻发病人数明显减少: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剩余法
D、共变法
正确答案
C
基于以下暴发调查,应采用哪种假设形成方法:霍乱病例吃生蚝数量均超过5只,生蚝吃的少的没有发病: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剩余法
D、共变法
正确答案
D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发病前24小时内均有小龙虾暴露史,提示小龙虾可能是发病危险因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假设是合理解释暴发原因的推断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采取控制措施后疫情立即结束,则该措施为危险因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A牌桶装水供应的10所学校中,仅有6所学校同时发生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炎,可排除与A牌桶装水有关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对特殊病例访谈有助于发现暴发原因线索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消毒是针对()的措施?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病媒生物
正确答案
B
物品被细菌芽胞污染时,一般采用()
A、低水平消毒
B、中水平消毒
C、高水平消毒
D、清洁
正确答案
C
物品被真菌或亲水病毒污染时,一般采用()
A、低水平消毒
B、中水平消毒
C、无需消毒
D、清洁
正确答案
B
压力蒸汽灭菌器不能用于()的灭菌处理。
A、油类
B、手术钳
C、镊子
D、液体
正确答案
A
关于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后的操作,下列哪一种说法错误。
A、对于使用后的个人防护装备,脱下的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直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液面以下)
B、对于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应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作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C、脱卸防护装备的每一步均应进行手卫生,全部脱完后再次进行手卫生
D、脱卸过程应十分迅速
正确答案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经血传播病原体(如乙肝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法
B、金属器械消毒时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的消毒剂
C、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可用环氧乙烷灭菌
D、消毒产品使用时可按照经验使用,不一定完全按照使用说明书
正确答案
ABC
关于现场消毒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酸检测结果可用于评价消毒效果
B、消毒前后自然菌的减少量可评价消毒效果
C、消毒前后指示微生物的减少量可评价消毒效果
D、消毒过程评价是现场消毒评价内容之一
正确答案
BCD
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前应注意
A、应保持清洁,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或穿戴装置有无松懈
B、须经过个人防护专业培训
C、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和性能,选择合适的装备
D、在有培训合格的人员在场指导或协助时进行穿脱
正确答案
ABCD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随时消毒是有传染源存在时,对传染源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排泄物等及其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的消毒。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消毒应与其他措施(如预防接种、杀虫灭鼠等)配合,才能充分发挥防控传染病的作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常用的化学消毒作用方式有浸泡、擦拭、喷洒、覆盖、熏蒸等。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与枯草杆菌芽孢、梭状杆菌芽孢相比,朊病毒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更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消毒是防控麻疹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区未出现传染病时所进行的消毒均属于预防性消毒。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全球结核病发病率自2000年起一直保持下降趋势。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我国结核病发病率位居全球第三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具有传染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我国耐药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国结核病死亡率持续在全球较低水平。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结核病症状筛查是主动发现肺结核的有效措施。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对结核病发病高风险人群开展结核潜伏感染筛查和预防性治疗是降低发病的重要手段。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肺结核被列为()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乙类参照甲类管理
正确答案
B
肺结核诊断的依据是:
A、病史资料、影像资料、病原学检查
B、病史资料、PPD、病原学检查
C、病史资料、影像资料、气管镜检查
D、病史资料、CT、病原学检查
正确答案
A
异烟肼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是:
A、2HRZE/4HR
B、2HRZE/6HR
C、2HRZE/7HRE
D、6-9RZELfx
正确答案
D
终结结核病流行策略目标的具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项: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数
D、家庭灾难性支出比例
正确答案
B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终结结核病策略的三大支柱包括
A、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预防与治疗
B、有力的政策和支持系统
C、加强研究与创新
D、以政府为主,不吸纳社会团体参与
正确答案
ABC
以下哪些是结核病发病的影响因素:
A、年龄
B、艾滋病病毒感染
C、糖尿病
D、通风不良
正确答案
ABCD
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关怀的内容包括:
A、治疗咨询
B、营养支持
C、心理支持
D、经济支持
正确答案
ABCD
我国结核病健康促进策略的具体内容包括:
A、政府倡导
B、人文关怀
C、社会动员
D、健康教育
正确答案
ACD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发传染病?
A、新种或新型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
B、患病率增加的已有传染病
C、流行区域扩大的已有传染病
D、面临增加风险的已有传染病
正确答案
B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报告的新发传染病的种类已达近百种,其中大部分是的新发现的病毒,多具备致病力强、传播范围广、危害大等特点,同时大多还具备以下哪一个特点:
A、耐药
B、人源性病毒重组
C、人畜共患或源于动物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对于新发传染病暴发,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是要查明:
A、流行特征
B、病原学及其流行环节
C、分布规律
D、临床特征
正确答案
B
如果传染病病因不明确、传染来源一时调查不清,且无法获得有效的疫苗或预防性药物时,是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
A、管理传染源
B、阻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以上均正确
正确答案
B
对于新发传染病的早期识别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A、基于事件监测的预警系统
B、基于症状监测的预警系统
C、基于病例监测的预警系统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
B
下列哪些疾病发生1例即需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鼠疫
C、不明原因肺炎
D、新发传染病
E、霍乱
正确答案
ABCDE
中国新发传染病的影响因素包括
A、滥砍滥伐
B、人口持续增长,人口密集及人员流动
C、贫穷、战乱冲突
D、药物及抗生素滥用
E、食品、饮水的来源多样化,相关产业加工、运输方式多元化
正确答案
ABDE
下列疾病,属于新发传染病的有哪几种:
A、埃尔托霍乱
B、O139霍乱
C、人感染H7N9禽流感
D、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E、鼠疫
正确答案
BCD
美国科学家协会在1996年建议开展的旨在发现新发传染病的全球症状监测项目中,定义了下列哪些症候群:
A、5~65岁年龄段的原因不明的严重ARDS伴发热≥38.3℃的病例;
B、5岁以上具有脑炎或脑膜炎、体温≥38.3℃的病例;
C、临床上表现为与霍乱、鼠疫、黄热病、疟疾、结核等疾病症状类似的症候群、以及任何由抗生素耐药细菌或原虫所致严重疾病;
D、动物中发生的聚集性死亡。
正确答案
ABCD
下列关于不明原因疾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发生暴发的疾病临床特点并无特异性,难以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预判病原体种类,则可能需要进行多种病原体的实验室排查。
B、如果检测结果并无明确的指向甚至呈现多种病原体检测结果皆为阳性的情况,常需要调查人员认真总结归纳病例的典型临床特征,结合流行病学情况对疫情性质进行判定。
C、判定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则需要考虑是否符合科赫原则。
D、如果实验室检测结果与现场调查中所怀疑的主要疾病的临床表现不符,或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时,应以实验室检测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正确答案
ABC
开展症状监测可以对疾病(生物恐怖袭击、新发传染病、原因不明疾病及其他聚集性不良公共健康事件)暴发进行早期探查、预警和快速反应。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病原学调查时,其思路为:首先考虑新发传染病,其次考虑当地少见传染病,最后考虑当地常见传染病。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流感病毒容易引起大流行的原因是病毒型别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当前全球流行的主要新发传染病中,汉坦病毒会引起脑炎、脑膜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猴类是猴痘的储存宿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曾引起全球流感大流行的流感病毒型别是
A、甲型流感病毒
B、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
C、丙型流感病毒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
A
流感病毒分型的根据是
A、核蛋白和膜蛋白的抗原性
B、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
C、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D、流行病学特征
正确答案
A
可用于流感病毒确诊的是
A、发病季节
B、病毒分离
C、临床症状
D、血凝抑制实验
正确答案
B
以下哪个亚型未曾引起过流感大流行
A、H1N1
B、H3N2
C、H5N1
D、H2N2
正确答案
C
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垂直传播
B、血液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呼吸道传播
正确答案
D
流感的临床表现,下列不符合的是
A、发热、头痛、肌痛
B、肺外合并症
C、上呼吸道症状不明显
D、年老患者或免疫力低下患者感染,病情可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
C
抗流感病毒药物建议尽早使用,在发病()小时之内使用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
A、100
B、96
C、48
D、72
正确答案
C
流感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A、减少公众聚集
B、接种流感疫苗
C、对所有流感患者进行隔离及治疗
D、给易感人群使用金刚烷胺类药物进行预防
正确答案
CD
关于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A、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B、经空气飞沫传播
C、蝙蝠是流感病毒的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
D、丁型流感病毒主要在人群中流行
正确答案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