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搜题库网

大学习公共卫生综合干预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治课后答案

寄生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置
开始时间:2024-07-01 00:00:00
截止时间:2024-12-31 00:00:00
考试概述
考试时长:30 分钟
考试总分:100 分
及格分数:70 分
试题总数:15 题
限考次数:50 次
开放权限:课程考试
试卷名称:寄生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置
组卷方式:选题组卷

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的流行程度低于营养不足。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强调食物多样是为了保证能量充足摄入。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儿童在足量饮水包括可以适当喝含糖饮料。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所有年龄儿童的身体活动推荐量都是每天运动至少1小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学龄儿童每天静态行为持续不超过1小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检测疟原虫最常用的方法是
A、直接涂片法
B、血涂片镜检法
C、活组织检测
D、皮内试验
正确答案
B

人体寄生虫中最小的蠕虫卵是
A、蛲虫卵
B、蛔虫卵
C、华支睾吸虫卵
D、带绦虫卵
正确答案
C

下列哪种虫卵在水中可孵出毛蚴
A、血吸虫卵
B、钩虫卵
C、鞭虫卵
D、蛔虫卵
正确答案
A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寄生于人体的
A、血细胞
B、肝细胞
C、脾细胞
D、巨噬细胞
正确答案
D

常见寄生虫病诊断的金标准是
A、影像学检查
B、分子生物学检查
C、血清学检查
D、病原学检查
正确答案
D

在病人的粪便中不能查到虫卵的寄生虫有
A、卫氏并殖吸虫
B、布氏姜片吸虫
C、旋毛虫
D、细粒棘球绦虫
正确答案
CD

外周血液涂片检查可以查到那些寄生虫
A、血吸虫
B、疟原虫
C、丝虫
D、巴贝虫
正确答案
BCD

可以引起人皮下结节或包块的寄生虫
A、卫氏并殖吸虫
B、曼氏迭宫绦虫
C、猪带绦虫
D、华支睾吸虫
正确答案
ABC

人生食或半生食动物肉类可能感染的寄生虫
A、旋毛虫
B、弓形虫
C、牛带绦虫
D、猪带绦虫
正确答案
ABCD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缺点
A、引物设计复杂
B、设备昂贵
C、易于出现假阳性
D、不适于大片段扩增
正确答案
ACD

检查比重较大的寄生虫虫卵时一般采用浮聚法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透明胶纸肛拭法适用于检测儿童蛲虫感染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既可定性又可定量检测粪便中的寄生虫虫卵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碘液染色直接涂片法适宜于检测阿米巴滋养体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根据体型特征可以肉眼鉴别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下列有关伤害的定义错误的是:
A、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伤害的标准定义为:伤害是由于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以及电离辐射等物质以超过机体耐受总程度的量或速率急性作用于机体所导致的。
B、WHO关于伤害的定义并不适用于故意伤害。
C、伤害是可以预防的。
D、目前,我国伤害的操作性定义为:“经医疗单位诊断为某一类损伤或因损伤请假(休工、休学、休息)一日以上”。
正确答案
B

下列有关伤害流行现状的说法错误的是:
A、2019年,非故意原因和暴力导致的伤害夺走了全球440万人的生命,占所有死亡人数的8%。
B、5-29岁的人群,前5位死亡原因中有3个与伤害相关,为道路交通伤害、凶杀和自杀。
C、伤害和暴力给各国国民经济带来巨大负担,每年给各国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医疗费用、生产力损失和执法损失。
D、伤害和暴力在国家之间或国家内部的分布是均衡的。
正确答案
D

研究伤害的各个模型中,哪个模型认为“伤害和暴力是受到个体、相互关系、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复杂因素多重影响的行为产物”?
A、哈顿矩阵
B、社会生态学模型
C、伤害金字塔
D、基本流行病学模型
正确答案
B

下列关于主动干预与被动干预策略说法错误的是:
A、主动干预改善个体行为相关的措施,通过干预要求个体采取正确行为,包括预防伤害宣传教育等。
B、被动干预旨在预防伤害而不要求个体采取任何行动,有自动提高安全性的特点。
C、有研究证明,主动干预的效果要好于被动干预。
D、两种策略通常会联合使用,作为综合的干预策略来减少伤害发生。
正确答案
C

“在水池周围设置栅栏,阻止溺水的发生”属于三级预防策略中的哪一级?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正确答案
A

下列哪些属于伤害的范畴:
A、跌倒
B、溺水
C、中毒
D、产品相关伤害
正确答案
ABCD

伤害可以根据_________来进行分类。
A、《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十次修订本(ICD-10)
B、国际伤害外部原因分类标准(ICECI)
C、造成伤害的意图
D、伤害发生的地点
正确答案
ABCD

下列关于伤害预防控制原理与伤害预防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伤害预防应通过探索伤害发生原因、机制及影响因素,确定伤害防控优先领域,从而更科学地指导伤害防控工作,制定有效、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B、应用于伤害研究的模型包括基本流行病学模型、哈顿矩阵、社会生态学模型、伤害金字塔模型等。
C、伤害预防策略的制定旨在针对伤害与暴力发生的原因和相关危险因素
D、伤害预防控制需要不同领域进行合作,通过多学科多部门合作,开展实施伤害预防策略。
正确答案
ABCD

下列关于基本流行病学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48年Gordon尝试应用流行病学模型来探索伤害发生的原因,该模型认为伤害的发生是宿主、病因(动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B、宿主指遭受伤害的人。
C、病因(动因):造成伤害的能量传递机制,包括能量的提供者(如车辆)和能量传递载体或过程(如撞车)。
D、环境是指与伤害发生相关的生物、物理环境(如住所环境等)。
正确答案
ABCD

使用公共卫生方法制定行动方案指导伤害与暴力预防工作包括以下哪些步骤:
A、收集证据确定问题
B、确定危险因素
C、确定干预方法
D、实施
正确答案
ABCD

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包括:
A、哈顿十项基本策略
B、“5E”策略
C、主动干预和被动干预策略
D、三级预防
正确答案
ABCD

“5E”策略包括:
A、教育(education)
B、强化执法(enforcement)
C、工程(engineering)
D、环境(environmental)
E、评估(evaluation)
正确答案
ABCDE

伤害(injury)通常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随机性“事故(accident)”。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三维哈顿矩阵除了包括哈顿矩阵的二维结构外,还包括第三维结构:决策干预策略/措施的标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伤害金字塔模型中金字塔每层宽度代表了伤害的相对严重程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食源性寄生虫病
A、通过摄入食物而传播的寄生虫病。
B、通过饮用已被粪便污染的水而传播至人体的寄生虫病。
C、通过摄入受寄生虫感染的食物或水而传播的寄生虫感染。
D、通过摄入食物或水而传播的寄生虫病。
正确答案
C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A、是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一些寄生虫病。
B、是在动物和野生动物之间自然地传播着一些寄生虫病。
C、是在野生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一些寄生虫病。
D、是在家畜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一些寄生虫病。
正确答案
A

虫媒寄生虫病
A、是由家畜传播的寄生虫感染。
B、是由媒介生物传播的寄生虫感染。
C、是由宠物参与传播的寄生虫病。
D、是由臭虫传播的寄生虫病。
正确答案
B

土源性寄生虫病
A、由昆虫通过受污染的土壤传播给人类的寄生虫感染。
B、由寄生虫通过土壤传播给人类的寄生虫感染。
C、由寄生虫通过水传播给人类的寄生虫感染。
D、由寄生虫通过受污染的土壤传播给人类的寄生虫感染。
正确答案
D

寄生虫病防治方针
A、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联防联控
B、预防为主、因时制宜、分类指导、联防联控
C、预防为主、因地制宜、监测预警、联防联控
D、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学科合作
正确答案
A

血吸虫病对人体的影响是:
A、影响“六生”:生命、生活、生存、生育、生长、生趣
B、影响“六生”:生命、生活、生产、生育、生长、生趣
C、影响“六生”:生命、生活、生产、生性、生长、生趣
D、影响“六生”:生命、生活、生产、生性、生长、生机
正确答案
B

肝吸虫病可造成人体发生:
A、胆管炎
B、胆囊结石
C、肝硬化
D、胆管癌
正确答案
ABCD

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性防治策略含有以下措施:
A、家畜治疗
B、以机代牛
C、安全用水
D、化学灭螺
正确答案
BC

包虫病的终宿主是:
A、牧羊犬
B、牧牛
C、狐狸
D、流浪犬
正确答案
ACD

我国消除疟疾的主要经验包括:
A、政府重视、部门配合
B、社区参与、防治结合
C、专家指导、社区参与
D、监测预警、疫点处置
正确答案
ABCD

黑热病的主要防控措施
A、病例管理
B、犬只管理
C、白蛉监测
D、家畜治疗
正确答案
ABC

列入人畜传染病名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包括:
A、棘球蚴病
B、蛔虫病
C、日本血吸虫病
D、旋毛虫病
正确答案
ACD

蚊传播的疾病包括:
A、疟疾
B、淋巴丝虫病
C、基孔肯雅病
D、肝吸虫病
正确答案
ABC

今后寄生虫病防治的新挑战包括:
A、防止疟疾输入引起再传播
B、寄生虫病监测点的数据利用
C、防止黑热病等虫媒病向周边扩散
D、晚期血吸虫病的治疗
正确答案
ABC

中国消除淋巴丝虫病和疟疾的时间分别为:
A、2006年、2020年
B、2007年、2020年
C、2006年、2021年
D、2007年、2021年
正确答案
D

蜱可传播的寄生虫病包括:
A、巴贝虫病、泰勒虫病、丝虫病
B、巴贝虫病、森林脑炎、出血热
C、巴贝虫病、利什曼原虫病、丝虫病
D、泰勒虫病、森林脑炎、莱姆病
正确答案
AC

健康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
A、单向的,改善学生健康可以提高学习能力
B、单向的,良好的教育有利于促进健康
C、双向的,优质教育是对健康的投资,健康对有效学习至关重要
D、没有关系
正确答案
C

教育部于2021年印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学科承担中小学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责任。
A、体育与健康
B、道德与法治
C、生物
D、所有学科
正确答案
D

实现健康公平的行动原则是()。
A、改善日常生活环境
B、改善社会结构性因素
C、提高公众认识
D、包括以上三项
正确答案
D

进行健康学校建设的切入点是()。
A、增强学校健康促进能力
B、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C、创新健康中国健康细胞有效模式
D、建成完善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
正确答案
A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中要求,将()作为评价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建设、办学质量、教师教学绩效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关键指标的关键指标。
A、学生成绩水平
B、学生健康水平
C、教师健康水平
D、学生道德水平
正确答案
B

学校教育的目标包括
A、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B、保护学生安全
C、促进生长发育
D、增进健康和幸福
正确答案
ABC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健康促进学校”目标在于
A、提升学习者的生活技能
B、提升学生的认知
C、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技能
D、培养学习者的健康生活方式
正确答案
ABCD

“全生命周期保健”要求在人生哪个阶段提供预防服务措施?
A、胎儿期和婴幼儿期
B、儿童少年期
C、成年工作期
D、晚年期
正确答案
ABCD

从受孕到成年的8000天,哪个阶段的健康需要受到重视?
A、0-1000天
B、童年中期发育和巩固阶段(5-9岁)
C、青春期发育高峰(10-14岁)
D、青春期发育和巩固阶段(15-19岁)
正确答案
ABCD

提升全体学生健康素养要求教育引导学生
A、树立健康观念
B、获取健康知识
C、掌握健康技能
D、实行健康素养测评
正确答案
ABC

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提供学科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健康促进学校”是为营造安全健康的教学、学习和工作环境而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学校。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儿童青少年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阶段,健康意识和素养影响深远。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强调的是,健康不仅仅是受到卫生部门制定的政策影响,其他部门如教育、农业、环境等,制定的政策也会影响人群的健康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教育部等五部门2021年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学校教师成为学生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下列哪项不是《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重大行动
A、癌症行动
B、全民健身行动
C、合理膳食行动
D、呼吸疾病防治行动
正确答案
D

健康环境促进行动中提出到2030年环境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
A、0.1
B、0.15
C、0.25
D、0.35
正确答案
C

健康环境促进行动中提出到2025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
A、持续改善
B、明显改善
C、0.9
D、0.99
正确答案
B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健康风险交流的模式
A、信息发布与传播
B、双向交流和健康教育
C、一对一咨询
D、参与式决策与共同管理
正确答案
C

以下哪几项内容是问卷调查的优点
A、成本高
B、较好的隐蔽性
C、所获的信息标准化、规范化,便于后续定量处理
D、快速获取和分析结果
正确答案
A

下列哪些是科普创作室需要考虑的内容
A、换位思考
B、逻辑严密
C、吸引眼球
D、文笔流畅
正确答案
ABD

全球气候变化未来潜在的影响包括哪些内容
A、降雨量增加
B、热带风暴的数量、持续时间和强度增加
C、野火更加频繁
D、饮用水和粮食短缺
正确答案
BCD

健康宣教的“五W模式”包括以下哪几项内容
A、说什么(What)
B、通过什么渠道(Whichchannel)
C、对谁说(Whom)
D、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
正确答案
ABCD

环境健康宣教的传播途径包括以下哪几项内容
A、大众传媒
B、社区和社交媒体
C、个体与小团体传播
D、新媒体
正确答案
ABCD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健康风险交流需要考虑的主体
A、政府
B、专家
C、公众
D、企业
正确答案
ABC

2022年WHO发布的数据表明,每年约有320万例死亡与暴露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通过运用新媒体、大数据技术和新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政府部门、媒体、公众之间进行主动、有预案、有策划的双向交流与健康教育是环境健康风险交流的必要条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有影响力、有信任度的专家和发言人可以增加风险沟通的效果。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在进行环境健康风险交流时,应当研究环境危害与不同人群的暴露反应关系,识别敏感疾病与脆弱人群,为风险交流管理者提供优先目标。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当()时,需要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A、几乎没有潜在风险
B、无法采取行动
C、风险可能存在,但证据已非常明确
D、公众对环境健康问题高度关注
正确答案
D

以下哪些不是适宜技术具有的特点()。
A、方便易行
B、强制性
C、成熟有效
D、经济、可持续应用
正确答案
B

如果有证据表明某环境污染物的致癌风险在不同年龄组存在差异,在评估致癌风险时应使用()
A、吸入单位风险
B、参考浓度
C、年龄敏感因子
D、累积暴露浓度
正确答案
C

如果某一物质同时具有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则在基于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的评估值计算筛选浓度后,应选择()。
A、其中较低的值为筛选浓度
B、其中较高的值为筛选浓度
C、根据致癌效应计算的筛选浓度
D、根据非致癌效应计算的筛选浓度
正确答案
A

以下哪种方法可用于评估慢性暴露的长期健康风险
A、时间序列研究
B、病例交叉研究
C、队列研究
D、定群研究
正确答案
C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是()对环境中化学、物理、微生物()所产生的潜在健康影响进行综合定性、定量评价的过程。
A、按一定准则
B、在特定条件下
C、特定时间范围内
D、作用于特定人群
正确答案
ABCD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程序包括()
A、危害识别
B、暴露—反应关系评价
C、暴露评估
D、风险表征
正确答案
ABCD

风险评估可以实现()
A、评估某个时间点的风险,确定是否有必要采取行动
B、确定保护公众健康的环境危险因素基准值
C、识别和比较影响风险性质和程度的不同因素
D、比较各种环境健康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
正确答案
ABCD

通过暴露评估,我们可以测量或估计人群对某一化学物质暴露的()。
A、强度
B、频率和持续时间
C、暴露途径
D、健康影响
正确答案
ABC

不确定性是指在健康风险评估过程中,由于()造成评估结果的偏性。
A、现有数据等的不足或欠缺
B、使用简化模型
C、撰写风险评估报告
D、暴露—反应关系研究假设
正确答案
ABD

无论选择哪一种大气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均遵循危害识别、暴露—反应关系评估、暴露评估和风险表征等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四步程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向风险管理者,特别是决策者和监管者提供完整的信息,以便做出最佳决策。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需要制定环境空气中某种新污染物标准时,需要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只要可以获得数据和资源就需要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建设城市新的交通走廊,只需做好规划设计,无需进行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应急预案是明确“谁来做、怎样做和()”。
A、该谁做
B、何时做
C、何人做
D、何处做
正确答案
B

队伍装备物资包括了营地物资单元、炊事餐饮单元、急救药品单元、标志标识单元和()等。
A、办公通讯单元
B、随身腰包单元
C、宿营背囊单元
D、服装背囊单元
正确答案
A

实战型演练包括操练、功能性演练和()。
A、讨论型演练
B、桌面演练
C、全方位演练
D、技术型演练
正确答案
C

风险沟通的目的是()。
A、增加风险
B、争取支持和合作
C、减少支持
D、造成影响
正确答案
B

生活饮用水的消毒剂余量、臭和味、肉眼可见物3项指标应在()。
A、出发前测定并填写
B、路程中测定并填写
C、回到实验室测定并填写
D、现场测定并填写
正确答案
D

消毒的作用包括:()。
A、阻断作用
B、除臭作用
C、宣传作用
D、稳定作用
正确答案
ABCD

应急队伍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A、现场调查与快速评估
B、工作方案制定与实施
C、实验室检测与数据分析
D、招收学员与带教
正确答案
ABC

应急队伍的培训重点包括()。
A、专业知识
B、综合技能
C、防护要点
D、心理建设
正确答案
ABCD

灾害导致的供水系统损害包括:()。
A、水源污染
B、水厂损坏
C、输配水系统损坏
D、污水处理厂损坏
正确答案
ABCD

<p>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p>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
D、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正确答案
ABCD

临时安置点场所,一般可分为三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一般情况下,受灾地区的室内空气处置方式应以消毒熏蒸为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一般情况下,受灾地区的外环境应以清污为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各种事故、灾难导致化学品泄露进入环境,会对接触人群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雨天时也要对户外环境进行消毒剂喷洒。()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实施时间是
A、2022年3月15日
B、2022年4月1日
C、2023年3月15日
D、2023年4月1日
正确答案
D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水质指标数是
A、35项
B、42项
C、97项
D、106项
正确答案
C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微生物指标不包括
A、总大肠菌群
B、耐热大肠菌群
C、大肠埃希氏菌
D、菌落总数
正确答案
B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制要求》(GB37488-2019)属于
A、国家强制性标准
B、国家推荐性标准
C、国家强制性行业标准
D、国家强制性行业规范
正确答案
A

《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GB37489-2019)包含几个分部分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
D

下列属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新增的水质指标是
A、高氯酸盐
B、乙草胺
C、一氯二溴甲烷
D、硼
正确答案
AB

下列属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修订原则的是
A、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B、经济性与技术性相结合
C、符合国情与和国际接轨相结合
D、适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正确答案
AC

下列属于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内容的是
A、水源保护
B、水质处理
C、饮用方式
D、饮水监测监督
正确答案
ABD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内容是
A、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
B、水质
C、采光、照明、噪音
D、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
正确答案
ABCD

公共场所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包括
A、物理性因素和化学性因素
B、生物性因素和放射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和管理性因素
D、从业人员和顾客素质
正确答案
AB

生活饮用水质量应保证饮用者终生饮用安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生活饮用水常规指标是反映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特征及在一定时间内或特殊情况下水质状况的指标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生活饮用水应经过消毒处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内容不包括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管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公共场所包括移动式公共设施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下级单位常规上报监测数据和资料,例如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系统,此监测方式为常规监测。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我国砷中毒患者检出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13年以来无新发砷中毒病例报告。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国改炉改灶措施已由覆盖重点病区扩至全覆盖,但主食粮等食物正确干燥率仍未出现根本性提升。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在我国县级碘营养监测中,一个县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67.3μg/L,尿碘水平小于100μg/L的儿童占调查人数的25%,说明这个县有25%的儿童碘营养处于缺乏状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2023年版《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中,监测范围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等14个省份的全部病区村。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B

关于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成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A、自1995年至2023年,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上升明显。
B、自1995年至2023年,无儿童克汀病发生。
C、自1995年至2023年,儿童尿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自2002年开始始终处于适宜范围内(100~300μg/L)。
D、自2011年开始,孕妇尿碘一直处于适宜范围(150~250μg/L)。
正确答案
B

阅读剩余
THE END